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的原文意思与故事渊源
1、“趁火打劫”原意是指在他人遭遇火灾、混乱不堪之际,乘机掠夺其财物,从中谋取利益,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比喻乘人之危,谋取私利的行为,在句子中,它通常作为谓语,采用偏正式结构,含有贬义。
2、《三十六计》中的“趁火打劫”一计,原文为“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”意指在敌人处于困境时,我方应趁机采取行动,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,以取得胜利。
3、此计策实际上蕴含在“驱虎吞狼”的计中计之中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华容道捉放曹故事中,曹操在赤壁大败后,诸葛亮便运用了趁火打劫的策略。
4、“趁火打劫”这一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家战争策略,现代汉语中多用来形容那些利用他人不幸或危机来谋取私利的行为。
三十六计趁火打劫的成语故事及其深层含义
1、“趁火打劫”的成语解释为:趁:乘机,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,比喻乘人之危,谋取私利。
2、成语的深层含义在于,所谓的“火”,即对方的困难或麻烦,敌方的困境通常分为内忧和外患两个方面。
3、成语的基本解释是利用失火的混乱时机行劫,比喻乘人之危,从中取利,而引证解释则指出,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劫,比喻别人处于紧张危急之时去捞取好处或趁机害人。
4、在《三十六计》中,第一计“瞒天过海”便是使用伪装的手段,利用机会,趁对方不注意时出其不意地行动,让人措手不及。
解读“趁火打劫”的典故内涵与历史意义
“趁火打劫”的成语出自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正是财动人心,他也不救火,他也不叫水,拿着那袈裟,趁哄打劫,拽回云步,经转山洞而去。”在《三十六计》中,这一计策的定义是利用别人的危机来获取利益,这种行为是趁机而为,不通过直接对抗或战斗的方式。
成语的深层含义是,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,比喻乘别人处于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,这一成语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,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机会主义。
三国演义中36计的精彩故事情节与战略智慧
1、田忌赛马的故事中,田忌按照孙膑的计策行事,果然魏军离开邯郸,归途中又遭遇齐军的伏击,魏军疲惫不堪,溃不成军,庞涓勉强收拾残部,退回大梁,齐军大胜,赵国之围得以解除。
2、第三十五计“连环计”指的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,使其自相牵制,以削弱其势力,第三十六计“走为上”则是指在全军避敌的情况下,选择退避,以避免损失。
3、第二十一计“金蝉脱壳”是指暗中转移主力,稳住敌人,趁机脱离险境,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,为了防止蜀军在撤退时遭受损失,他临终前向姜维传授了退兵之计。
4、“草船借箭”是《三国演义》中赤壁之战的一个著名故事,周瑜提出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要求,诸葛亮机智地识破其陷阱,表示只需三天即可完成。
5、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苦肉计”讲述了赤壁之战时,周瑜使用苦肉计,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,甚至出言不逊,以此引诱曹操上当。
本文来自作者[无尽幻想]投稿,不代表易学品鉴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emotion123456.com/9E621231f5dE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易学品鉴的签约作者“无尽幻想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深入解析趁火打劫,三十六计典故精髓与36计详讲一览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易学品鉴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本文目录一览:1、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2、三十六计趁火打劫的故事_趁火打劫的成语故事3、趁火打劫的地典故意思4、三国演义中的36计的详细故事情节三十六计之趁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