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题君山》中对君山的描绘有什么特点
1、作者首先描绘的不是偌大的洞庭湖,也不是苍翠的君山,而是用山的照影来写山的气势。这幅深浅各异的山水画,画面上水天相连,有一山的倒影正好列于画屏当中。上面的湖色与影中的山色,山色重于湖色,深翠与浅碧两两对照,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。
2、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,来生发联想,显得更为轻灵秀润。起笔两句,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,而且笔势凝敛,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。继而诗情转向虚幻,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,以意取胜,写得活脱轻盈。
3、这首描绘洞庭君山的诗,起笔就很别致。诗人不是先正面写君山,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。“烟波不动”写湖面风平浪静;“影”,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;“沉沉”,是写山影的凝重。“碧色全无翠色深”,碧是湖色,翠是山色,凝视倒影,诗人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。
4、《望洞庭》和《题君山》比较两首诗在写景上的异同: 雍诗里的君山在平静朦胧的夜色中,娇媚迷人,是秀美丽的;程诗里的君山是 昆仑山顶之石,奇异非凡壮美的。 同:两首诗都引用了神话传说来写君山,给人以想象的空间。
雍陶《题君山》古诗翻译及赏析
1、而雍陶的这首绝句,却别出心裁,以纤巧轻柔的笔触,描绘了一幅「澄泓湛凝绿,物影巧相映」(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)的精细图景,并融入美丽的神话传说,构成新巧而又清丽的篇章。诗中写君山,没有用色彩浓丽的词藻作刻画、形容,而只是信手走笔,以极其朴素简练的笔墨操物构景,勾勒出开阔的画面。
2、烟波不动影沉沉,碧色全无翠色深。疑是水仙梳洗处,一螺青黛镜中心。翻译 八百里洞庭风平浪静,君山的侧影深深地映在水中, 彷佛看不见那碧绿的湖水,只有青翠的山色显得更加鲜明, 我忽然想起住在君山的湘君姐妹,这里莫非是她们梳洗的地方?你看那一螺画眉的青黛,正放在明亮的镜中央。
3、作者把君山想象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,而后又将水中君山的倒影,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(2分)。形象地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,表现了作者对君山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(2分)。
4、《题君山》唐雍陶 版本一 风波不动影沈沈,翠色全微碧色深。应是水仙梳洗处,一螺青黛镜中心。版本二 烟波不动影沉沉,碧色全无翠色深。疑是水仙梳洗处,一螺青黛镜中心。【赏析】君山,又叫湘山、洞庭山,处于洞庭湖中,传说是舜妃湘君姐妹居住和游玩的地方,因以为称。
5、原来君山是昆仑顶上的一块灵石,被巨大的海风吹落洞庭的。昆仑山,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之所,上有瑶池阆苑,且多美玉。古人常用“昆冈片玉”来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。诗中把“君山”设想为“昆仑山顶石”,用意正在于此。《题君山》唐·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,碧色全无翠色深。
巴陵一望洞庭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?
写作背景 《望洞庭》是唐穆宗长庆四年(824年)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、经洞庭湖时所作。刘禹锡贬逐南荒,二十年间去来洞庭,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。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,是在秋天。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。
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代: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,日见孤峰水上浮。闻道神仙不可接,心随湖水共悠悠。译文: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,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。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未能得见,我的心潮随着那荡漾的湖水绵远悠长。
《望洞庭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。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,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。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,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,第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。
《题君山》唐代诗人方干,原文注释翻译
1、八百里洞庭风平浪静,君山的侧影深深地映在水中, 彷佛看不见那碧绿的湖水,只有青翠的山色显得更加鲜明, 我忽然想起住在君山的湘君姐妹,这里莫非是这些仙女梳洗的地方?你看那一螺画眉的青黛,正放在明亮的镜中央。《题君山》赏析 八百里洞庭,烟波浩渺。
2、曾于方外见麻姑,闻说君山自古无。元是昆仑山顶石,海风吹落洞庭湖。译文 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,听说君山古时候本无。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,飓风吹来落入洞庭湖。注释 君山:在湖南洞庭湖口,又名湘山、洞庭山,山势奇秀,景色旖旎。
3、《题君山》古诗的意思:曾经在洞庭湖之外看到过麻姑仙女,听说君山这座仙山,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攀登上去,原来它是由昆仑山顶的一块巨石飘落到洞庭湖的。《题君山》是唐代诗人方干,这首诗是他在游览洞庭湖畔的君山时所写。
4、后两句笔势转过,以麻姑的解释收结:“元是昆仑山顶石,海风吹落洞庭湖”。
5、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,闻说君山自古无。元是昆仑山顶石,海风吹落洞庭湖。这是一首充满奇思异想、构思新巧的小诗。开头两句活用成典。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载,麻姑年似十八九岁,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。后世遂以“沧海桑田”比喻世事变化之剧,以麻姑为世事巨大变化的见证人。
诗人雍陶简介
1、雍陶,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,字国钧,出生于今天的中国四川省成都市。他的家庭背景较为清贫,但才华横溢。在公元834年,即文宗大和八年,他成功考取了进士,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,曾任侍御史一职。公元852年的大中六年,他被授予国子毛诗博士的学术职位。
2、宣宗大中六年(852年),雍陶做上了国子监《毛诗》博士。这时候,雍的诗名越发大了,并且跟一班著名诗人如贾岛、殷尧藩、章孝标等都有了来往;而他也因自己的诗作而颇为得意,以为可跟六朝时候的著名诗人谢宣城、柳吴兴相媲美了。
3、作者简介:雍陶,字国钧,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,晚唐诗人。雍陶工于词赋,善作七言律绝,诗风平淡清雅,《唐才子传》称“一时名辈,咸伟其作”。晚唐张为作《诗人主客图》,以雍陶为“瑰奇美丽”派及门诗人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有《雍陶诗集》十卷,但今无传本。
4、雍陶[唐](约公元八三四年前后在世),字国钧,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,晚唐诗人。生卒年不详,约公元834年前后在世。工于词赋。主要作品有《题君山》《城西访友人别墅》等。雍陶出身贫寒。文宗大和八年(834年)进士,曾任侍御史。大中六年(852年),授国子毛诗博士。
宋词中描写初夏的语句
1、描写夏天的宋词:《暑旱苦热》宋.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,落日着翘飞上山。人困已惧江海竭,天岂不惜河汉干。《纳凉》宋.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定池莲自在香。《夏夜追凉》宋.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,开门小立月明中。竹深树宻虫鸣处,时有微凉只是风。
2、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,六月徂暑 徂:开始。 《诗经·小雅·四月》 首夏犹清和,芳草亦未歇 首夏:孟夏,农历四月。歇:盛及而衰。 南朝宋·谢灵运《游赤石进帆海》 丽景烛春余,清阴澄夏首 春余:春末。夏首:夏初。
3、阮郎归·初夏 苏轼(宋)绿槐高柳咽新蝉。薰风初入弦。碧纱窗下水沉烟。棋声惊昼眠。微雨过,小荷翻。榴花开欲然。玉盆纤手弄清泉。琼珠碎却圆。译:苏轼笔下的夏,带着少女般的清新。绿色的槐树,高高的柳树,戛然而止的蝉鸣,暖风入弦。碧纱随风而起,蔼蔼烟波沉,落棋之声惊醒了午睡之人。
4、关于初夏的诗句 《客中初夏》(宋词:宋代司马光作品)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当户转分明。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《初夏睡起》(宋朝杨万里作品)梅子流酸溅齿牙,芭蕉分绿上窗纱。日长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。《初夏》(朱淑真全集)竹摇清影罩幽窗,两两时禽噪夕阳。
5、芳郊绿遍,高台树色阴阴见。春风不解禁杨花,蒙蒙乱扑行人面。翠叶藏莺,朱帘隔燕,炉香静逐游丝转。一场愁梦酒醒时,斜阳却照深深院。(晏殊,踏莎行)绿槐高柳咽新蝉,薰风初入弦。碧纱窗下洗沉烟,棋声惊昼眠。微雨过,小荷翻,榴花开欲然。玉盆纤手弄清泉,琼珠碎却圆。
6、照水:映在水里。晴柔:晴天里柔和的风光。尖尖角: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。上头:上面,顶端。为了押韵,“头”不读轻声。【鉴赏】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。一切都是那样的细,那样的柔,那样的富有情意。它句句是诗,句句如画,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,自然朴实,又真切感人。
本文来自作者[寂寂无言]投稿,不代表易学品鉴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emotion123456.com/Bd36f7B5831B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易学品鉴的签约作者“寂寂无言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题君山的作品原文(题君山全文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易学品鉴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《题君山》中对君山的描绘有什么特点 1、作者首先描绘的不是偌大的洞庭湖,也不是苍翠的君山,而是用山的照影来写山的气势。这幅深浅各异的山水画,画面上水天相连,有一山的倒影正好列于...